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把课堂搬进海南省史志馆和农垦博物馆

  • 作者1: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来源:海南开放大学
  • 浏览数:1680
  • 发布时间:2024-10-16

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10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把课堂搬进海南省史志馆和农垦博物馆,组织农业农村学院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双学历”教育项目班学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在海南省史志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丽红和思政课教师李卉组织澄迈班和保亭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弘扬琼崖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学习活动。通过参观展览和聆听讲解,追忆海南地区特色鲜明的革命历史,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琼崖地方党组织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重温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斗争精神,深切感受到了琼崖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学们还参观了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等11个部分的成果展,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也增强了他们在新时代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决心。

在海南农垦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渡承、梁符妹组织海口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传承农垦精神,筑梦乡村振兴”的主题学习活动。在博物馆的展厅内,同学们跟随着历史的足迹,从第一展厅开始,逐步了解了海南农垦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历程。展览展示了部队官兵、复转军人、南下干部、南下学子、归国华侨、科技人员、社会民工和知识青年等群体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团结奋进,建成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创造了橡胶北移大面积种植成功的奇迹。这段历史深深感染了同学们,他们认识到,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成为推动海南农垦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农垦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我校对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积极探索,力争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思政课主题教学活动,推进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本土文化精神的弘扬,引导学生激发昂扬斗志,燃起学生的爱国爱海南自贸港的热情,勇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使命。

参观海南省史志馆的保亭班同学合影_副本.jpg

参观农垦博物馆的海口班合影_副本.jpg


图:大家合影